■社论
创业扶贫可以让贫困区域民众对接市场,达成物质和精神上的全方位脱贫。而税收打折,显然更有益于创业扶贫轻装上阵,让这一模式更深入人心。为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,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发布公告称,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,包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在内的重点群体创业,就业可享受税收打折政策。
所谓创业扶贫,就是发挥贫困民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,激起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,让他们能通过我们的经营劳动脱贫致富。如此的扶贫模式,不再是对贫困人口简单地施以救济,而是真的“授之以渔”,为贫困民众就业创业提供尽量的便利,让他们拥有一份自己能长久经营的产业。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,扶贫几乎是公益慈善的代名词。也就是说,大家常常觉得,贫困民众在扶贫中是被动的,习惯于“等靠要”,需要依靠国家拨款和企业募捐,给贫困区域“输血”。然而在“精确扶贫”不断升级的当下,类似这种只能“解一时之急”的捐赠扶贫,不再是主流,取而代之的,是产业扶贫、创业扶贫。
此前,对于创业扶贫,国家有关部门曾颁布了一系列打折政策,包含税费减免、资金补贴、场地安排、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。此次,四部门第三推出税收打折政策,是对之前有关打折政策的进一步明确。尽管打折额度看上去不高,但对于扶助贫困民众个体创业,可以说相当有吸引力,堪称国家扶持“创业扶贫创业扶贫”的又一力举。如此的模式不只达成了真的的精确扶贫,也是真的的市场化扶贫。因其这样,总是走得更远,形成好的造血机制,让脱贫致富更彻底、更长久。
事实上,大家也可以看到,因为“创业扶贫”的有关打折政策不断落地,创业扶贫已在很多地方掀起热潮,不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传统农业模式获得更大进步,包含扶贫车间、社区工厂等新型平台也在不断涌现。由此,很多贫困户达成了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梦想。如此的打折政策,显然更有益于“创业扶贫”轻装上阵,让这一模式愈加深入人心。
精确扶贫,根本上还要靠市场。通过产业扶贫、创业扶贫,让贫困区域民众可以对接市场,融入现代经济体系,这带来的不止是物质上的脱贫,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的观念,达成物质和精神上的全方位脱贫。毫无疑问,如此扶贫才能扶到根、扶到位,从而帮助大家打赢最后的脱贫攻坚战。国家层面的打折政策和资金支持,还让很多企业坚定了推进“创业扶贫”的信心与决心。最为典型的就是,近年来,在很多网络企业的参与下,全国陆续出现了海量革新型的电子商务扶贫模式。在政府、企业一同参与下,很多贫困户获得了启动资金和创业指南服务,迈出了脱贫第一步,通过进步地方特点产业,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,一些偏远贫困区域,从此涅槃重生。
推荐到: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每人网微信百度复制网址